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碳效水平是市场交易的一个重要筹码。5月23日,记者从“绿色制造零碳未来”绿色转型发展大会上获知,武汉正在循着一张绿色制造“蓝图”,“碳”路疾行。
市经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到2025年,要建立动态的绿色工厂培育库,培育一批具有武汉产业特色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项目,培育6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、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。
多位专家在采访中介绍,推进“双碳”转型,是关乎能源安全的必然之举。以低碳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为主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到来。在新一轮以低碳化为标志的产业大洗牌中,武汉作为产业重镇,有望凭借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脱颖而出。
去年,联想集团武汉产业基地获颁ICT行业首张零碳工厂证书,成为中国ICT行业首个也是唯一经过第三方评价的零碳工厂,还被专家评价“将为我国传统制造业工厂零碳转型提供宝贵的参考”。
就在上月,达能选择在位于武汉的湖北达能工厂向全球宣布,旗下脉动品牌全部工厂实现碳中和。而2022年,湖北达能就已率先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碳中和工厂。
据了解,武汉探索制订《武汉市制造业绿色诊断工作规程(试行)》,并在23日公布首批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认武汉华中创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、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等9家绿色诊断服务商,将为“培育库”中首批共52家创建绿色工厂、绿色供应链的企业开展免费绿色诊断,找出企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,提出绿色转型建议方案。
据介绍,市经信局大力扩充“武汉市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培育库”,目前已有来自电子信息、医药、机械、汽车、食品、石化等重点行业的72家企业滚动入库。同时,今年武汉拿出“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资金”,进一步扩大资金补贴范围,加大补贴力度,形成了从诊断到改造到提升到示范全流程的政策体系,未来还将汇聚企业、服务商、金融机构、政府等资源力量,组织绿色技术推介、绿色改造服务供需对接、绿色金融银企对接等活动,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减碳红利。
【来源:长江日报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